子女日程密密麻麻 是父母還是孩子需要?
發布時間: 2016/10/13 12:14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02
我有一位外國朋友,是資深家庭輔導員,每次來港,必會向他請教。見面時,總會閒談兒女和家庭,從對話中得到很多育兒智慧。
這次相聚也不例外,我滔滔不絕向她報告近日發生的事情:
忙了一個暑假,終於可以停下來,抽空和兒子做些活動,例如靜靜地看書,做些小手作...........!
頓時自我感覺良好,認為自己是一位了不起的媽媽。
怎料,對兒童成長發展瞭如指掌的好友,忽然打斷我沾沾自喜的說話:
請問是你、還是兒子提出做那些活動呢?
我立即語塞,腦袋不停轉,希望找些漂亮的藉口回答,例如:「我知道兒子特別喜歡做這些事情」、「這類活動對他發展相當有益」等理直氣壯的擋箭牌。
因為,大部份活動,都是我的精心準備,兒子當然不介意參與。此時,高人繼續發問:
你為何會想和他做那些活動,甚麼是妳的真正的原因?
當然是為了孩子着想,可以陪伴他一起,不過也有一些潛藏的理由。事實上,朋友對我相當了解,兩名兒子能夠輕鬆成長,都是多得她很多的教導和修正。
於是,決定放下了防衛,坦誠告訴她:
前幾個月實在太忙,沒有優質時間和兒子在一起,所以決定要好好周詳安派,補償之前虧欠了兒子的共處時間.......。
朋友拍拍我的膊頭,以十分堅定的眼神望着我,確保能把這番話說進我的靈魂:
這是妳的需要,並非他的!
她繼續以關懷的語調告訴我:
4、5歲的孩子應該了解自己喜歡做些甚麼活動了,並不需要母親事事安排。反而,應該讓孩子主動選擇,如果是合理又做得到,應該接納他們的決定,配合他們,讓他們做喜歡的事情,例如畫畫、看書、砌lego、甚至外出到公園玩等。
就算甚麼都不做,孩子天生充滿的想像力,他們也懂得發掘遊戲娛樂自己。母親只需在旁,讓孩子享受妳輕鬆的同在,只要確保他們安全,容許他們選擇,給予肯定,這才是孩子此階段的真正需要!
我完全同意,兒子不應再是「裙腳仔」,他需要和我分離,成為獨立個體,有自己的思想,不再依附着母親。
況且,孩子對童年的要求非常簡單,快樂就是了。
不過,很多父母卻把子女的日程編得密麻麻,認為節目愈多,就代表童年愈快樂、愈精彩。其實,他們正在彌補自己年幼未能容許探索的缺欠,或沒有足夠時間陪伴孩子的虧欠。最後,孩子變成要照顧父母感受,安慰他們的內疚,縱使自己不喜歡,也要順應父母的安排和要求。
當孩子放棄了主動及選擇能力,就會變得依賴,父母以為他們是個乖孩子,其實沒有主見才是成長最大的絆腳石。
退一步海闊天空,我決定把原本為兒子安排的周詳計劃擱在一邊,放棄母親善良的操控,讓孩子煉成自己。
結果......小兒意見多多,不時找朋友玩角色扮演、並分別飾演多個角色,例如爸爸、BB、家貓和星戰裏的各路英雄;有時,又不停翻看那套某日經過鴨寮街硬要買的情有獨鍾芭蕾舞劇「鐘樓駝俠」DVD,並化身駝俠、幻想客廳是聖母院,在沙發又跳又唱。不過,最喜歡都是陪媽媽買餸、醃魚切菜,是一個煮飯的好幫手。
這些生活很普通、也很精彩,應該是他喜歡的快樂童年了!
文章獲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園授權轉載。
撰文 : Esther Chu